軍費預算逐年增加,軍機增長潛力巨大。近年來中國軍費支出持續增長,2017-2021年均復合增速 7.2%,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日益提升,國防建設獲得“補償式”發展,預計未來 5 年復合增速有望達 7.5%,未來對軍用飛機列裝需求巨大。
中美空軍戰機數量差距大,軍機列裝需求帶動高端鈦合金行業高速發展。根據 Flightglobal 發布的《World air force 2021》,截至 2020 年末,全球現役軍用飛機總計 53,563 架, 從結構上來看我國現役戰機中四代機 J-20 僅占殲擊機總量的 2%,二代機占殲擊機總量達 47%;而美國已實現全三代以上,且最先進的四代機在所有殲擊機中占比 17%。目前中美 空軍戰機數量上差距較大,我國軍用飛機未來獲“補償式”發展,軍用鈦合金隨新機列傳+維 修更換+單機價值量提升多重邏輯共促放量。
我國軍機鈦合金比例伴隨軍機性能成長不斷提高。主要應用在軍機的機體結構和發動機等部件,對于減輕結構重量、提高結構效率、改善結構可靠性、提高機體壽命、滿足高溫及 腐蝕環境等方面具有其他金屬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應用水平是影響軍用飛機戰技性能的重要 因素。當前歐美先進戰斗機和轟炸機中鈦合金用量已經穩定在20%以上,F-22系列戰機更是達 到 41%。我國戰斗機從二代機 J-8 發展到四代機 J-20,鈦合金比例也在不斷提高,從 2%提升 到 20%。
更新換代代際飛機列裝下,預計我國軍機規模增速達 9%,鈦合金行業增速有望達 25%。根據《world Air force 2021》預計未來 5 年我國各類軍機需求量達 1760 架,我國軍機規模由 3,187 架增至 4,947 架,復合增速達 9.2%。隨著我國軍機鈦合金用量占比逐漸提升,軍用鈦合 金行業增速預計達 15%-25%,相關公司增速有望達到 30%以上。
航空航天用鈦材銷量不斷增加:高端鈦合金材料成為航空領域飛機和發動機的主要結構材料之一。鈦合金材料具有比強度高、耐高溫性好、抗蝕性能高、壽命長等特點,主要用于飛機的起落架部件、機身的梁、框和緊固件等,發動機風扇、壓氣機、葉片、鼓筒、機匣等, 以及直升機槳轂、連接件等。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2011 年-2020 年國內航空航天 用鈦材銷量從 4080 噸增至 17288 噸,復合增速 15.5%,2020 年同比增速 36.7%。
預計未來 5 年我國各類型飛機新增鈦合金需求量 2 萬噸。根據《world Air force 2021》,未 來 5 年我國各類型軍用飛機需求量預計達到 1,760 架,其中新型四代機約 200 架左右,對應鈦 用量達到 720 噸。因原材料在后期鍛壓或熱處理過程中出現力學性能不達標,造成報廢(成材 率);及后期材料加工過程中因切割、深沖等工藝形成邊角料,邊角料可能出現應力集中或形狀 和尺寸不合適,無法繼續使用的原因,高性能鈦合金損耗率高,實際鈦材用量我們按照單機 鈦用量的 10 倍測算,預計未來五年我國軍用飛機機身鈦合金實際鈦材用量將達到 2 萬噸。
鈦合金還應用于航空發動機,占發動機總重量 25%-30%。鈦合金應用于航空發動機的 前端風扇和低壓壓氣機中,用其制成的葉片、盤件、機匣工作溫度區間一般為 350 至 400℃,一般不超過 600℃。
目前我國軍機使用國產發動機比例還不高,發動機用鈦的增長一方面來自于軍機本身數 量的增加和代系的更新,另一方面來自于國產發動機的研制進度和未來配置率的升高,如殲 20、殲 11B 軍機換裝國產“太行”發動機。
預計未來 5 年鈦合金需求用量達 5.4 萬噸,其中新增軍機發動機需求 1.4 萬噸,維修需求 4 萬噸。目前發動機中鈦合金主要用在中溫區(低溫區部分使用陶瓷基復合材料,高溫區使用 鎳基或鈷基高溫合金),質量占比大約為 25%。此外我們假設發動機的裝配比 1:1.2,即需要 20% 的備用發動機,預計未來 5 年我國新增軍用飛機發動機鈦合金用量達 1.4 萬噸。在發動機平均 10 年的使用壽命周期中,發動機需大修 1 次,普通維修 2-3 次;其中大修價值量占整機價值的 50%,普通維修約 10%-15%,假設發動機 5 年中維修的鈦合金重量占比 30%-40%,在中國現 有軍機 3,260 架+新增代系飛機的基礎上,我們預計未來 5 年軍用航空發動機維修的鈦合金需 求量大約 4 萬噸,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全方位戰略主動權凸顯導彈地位,火箭軍建設重要里程碑。從多場近代信息戰爭可知,導彈以其優異作戰性能,在戰爭防御攻擊中重要性愈加凸顯。我國現役導彈整 體技術實力處于國際領先地位,但裝備配置數目較低,與美國等有較大差距。我國成 立的人民解解放軍火箭軍,該軍種主要由以導彈為核心的攻擊和防御體系組成,進一步表明導彈工業在我國軍工產業的重要性。導彈武器系統使用鈦合金材料可以減輕發射重量、增加射程以及提高結構件使用溫度。新一代裝備為了減輕整彈質量、增加戰斗部裝藥量(提高裝填系數)、加強毀傷 能力以及滿足超音速飛行帶來的高溫效應等,一些先進的導彈戰斗部開始使用鈦合金 材料制造。俄羅斯經驗表明,半穿甲戰斗部殼體改用高強度、高韌性、密度相對較低 的鈦合金材料后,裝填系數可提高到 50%,戰斗部的毀傷威力顯著提高。
20 世紀 90 年代的幾場局部戰爭中精確制導彈藥的使用比重逐漸達到 70%以上,導彈便 是精確制導彈藥的主要類型之一,在今天世界各國軍事力量中占據極其重要的位置。根據不同的性能特點,導彈可有多種分類方式。
我國導彈裝備體系健全,性能世界領先。中國導彈技術從 20 世紀 50 年代起步,經過從仿制到自主研發的過程,目前已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具備完備導彈體系:包括戰略導 彈東風系列(地地彈道導彈)、巨浪系列(潛射導彈),戰術導彈紅旗系列(地空導彈)、長 劍系列(巡航導彈)、鷹擊系列(空艦導彈)、霹靂系列(空空導彈)、長纓系列(反潛反艦 導彈)、紅箭系列(反坦克導彈)等?!笆奈濉逼陂g,隨著新型武器裝備的快速商量和“實戰化訓練”的消耗加劇,預計導彈 需求將會顯著提升:1、新型海、空武器裝備快速放量帶來的新機配套需求。從“十三五”開始,新型武器平臺(艦船、航空)持續上量,導彈作為武器平臺的配套裝備也需相應增加。且相對于武器 平臺的增長,導彈作為武器平臺上的一種“消耗品”,需要有相應儲備,從而帶來更大的需 求。2、實戰化訓練背景下對中小型導彈消耗量的增大。2014 年 3 月,中央軍委印發《關于提高軍事訓練實戰化水平的意見》,首提“訓練實戰化”。此后,中央軍委等又多次強調“聚 焦備戰打仗”“實戰化訓練”?!皩崙鸹币呀浭悄壳拔覈掠柧毜闹笇枷??!皩崙鸹柧殹睂?帶來彈藥消耗的加?。?/p>
民用市場:國產大飛機/高端化工/海洋工程等民用鈦材市場廣闊
民用客機如波音、空客主要機型用鈦量逐步提高。減輕飛機重量、增加運載能力、降 低油耗是航空公司選擇飛機的重要依據,提高鈦材用量對于未來民用客機的開發具有重要 意義。隨時代發展,波音和空客主要機型的用鈦量逐步提高,B787 用鈦量達 15%。
C919大型客機商業化推動鈦合金需求擴展。C919大型客機是我國按照國際民航規章自 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2017年成功首飛。綜合考慮鈦合金的成熟性、成本和交付周期后,C919 采用了低強高塑性、中強中韌、中強高韌、高強高韌和系統用材6類鈦合金牌號。產品形式涵蓋鍛件、厚板、型材、管材、絲材等,應用于飛機的吊掛、機頭、中央翼、外翼、尾翼等部位。C919 交付在即,國產大飛機產業化進程即將 加速,中國民航制造業也將迎來自身發展的黃金時期,千億市場徐徐打開。
飛機訂單+交付量不斷提升。2006年2月9日,國務院發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將“大型飛機”作為16個重大專項之一。截至2019年3月,C919 訂單量已經達到 815架,新型渦扇支線飛機ARJ21-700截至2019年2月訂單量已經達到 592 架。國產商用飛機的發展推動中國航空市場步入新的階段,未來增長空間巨大。國產大飛機市場空間廣闊,未來 5 年民用航空鈦材累計需求達3萬噸。根據中國商飛數據,相較于ARJ21鈦含量4.8%,C919的鈦合金所占比例已經達到了9.3%,單機鈦材用量達到10.11 噸。隨著我國民航市場的不斷擴張,預計未來5年國產大飛機鈦材需求量達 3 萬噸。
預計未來 5 年國內軍品+民品航空航天鈦材需求累計 11 萬噸,復合增速 16%。2016 年 起,在供給側改革指引下,落后產能逐步關停淘汰,產業集中度持續提高??紤]到國內目 前航空航天用鈦材占比遠低于全球范圍內航空航天用鈦材占鈦材總需求的 50%的比例,預 計未來 5 年國內航空航天鈦材市場需求量累計 11 萬噸,行業復合增速 16%。